華為重磅發布《智能世界2035》,十大趨勢重塑未來十年
關鍵詞: 華為 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發布會 智能世界2035 全球數智化指數2025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對未來技術趨勢的精準研判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日前,華為舉辦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發布會,重磅推出《智能世界2035》及《全球數智化指數2025》報告 ,深入剖析未來十年技術走勢,為產業發展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在發布會上以 “探索未知,躍見未來” 為主題發表演講,指出人類探索未知的精神推動著技術邊界不斷拓展,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重新定義未來的無限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的發布顯得尤為重要,它為我們指引著通往未來智能世界的方向。
十大技術趨勢,勾勒未來科技藍圖
《智能世界2035》報告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十大技術趨勢,覆蓋人工智能、算力、通信、能源等前沿領域。
AGI邁向物理世界:通用人工智能(AGI)將成為未來十年變革性力量,但要實現突破,需克服核心挑戰,走向物理世界,通過與環境實時交互,實現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一體化。這一趨勢意味著AGI 將從理論走向實際應用,對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AI智能體升級為決策伙伴:隨著大模型的進步,AI智能體不再只是執行工具,將逐漸演變為決策伙伴,驅動產業變革。未來,人類與智能體將從“人機分工” 走向“人機共生”,群體智能成為發展重點,重塑企業組織和生產流程。
人機協同編程成主流:軟件開發模式面臨挑戰,人機協同編程應運而生。未來,人類專注頂層設計,AI負責繁瑣編碼,兩者形成“人類定義問題域 - AI生成解決方案 - 人類驗證邏輯閉環”的協作模式,提升開發效率和質量。
多模態交互興起:交互方式從圖形界面向自然語言轉變,并朝著融合五感的多模態交互發展。用戶可通過語音、手勢等與數字世界互動,獲得沉浸式體驗,這種變革將改變消費和教育方式。
移動互聯進入多Agent協同時代:手機App從獨立功能實體轉變為由AI智能體驅動的服務節點,用戶只需下達指令,AI智能體就能調用相關服務,實現“服務找人”,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L4+自動駕駛與具身智能崛起:隨著技術突破,L4+ 自動駕駛汽車將融入生活,成為“移動第三空間”。具身智能作為AI走向物理世界的關鍵,融合多領域技術,推動人工智能邁向通用人工智能,形成多個萬億產業。
算力突破與新型計算興起:到2035 年,全社會算力總量預計增長10萬倍,計算領域將突破馮?諾依曼架構,在計算架構、材料器件、工程工藝、計算范式四個層面實現創新,催生新型計算。
數據驅動存儲變革:數據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燃料”,AI存儲容量需求將比2025年增長500 倍,占比超70%。存儲將從“數據倉庫”進化為“智能發動機”,與算力、算法共同推動智能社會發展。
智能體互聯網時代來臨:通信網絡連接對象從90億人擴展到9000億智能體,實現從移動互聯網到智能體互聯網的跨越。為滿足通信增長需求,無線、光和數據通信產業將圍繞智能、超寬和綠色進行創新。
能源革命與AI融合:能源是AI發展的制約因素,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加速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占比超50%。人工智能將成為新能源系統核心,通過Token 管理能量,實現動態高效的電網管理 。
與此同時,為助力各國把握人工智能機遇,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華為還聯合多領域專家將全球數字化指數(GDI)升級為全球數智化指數(GDII)。GDII從古典經濟學生產三要素理論出發,將“土地、勞動、資本”映射到數智世界,以“數據、ICT 人才和數智化生產工具”為核心要素,構建綜合評估模型。該模型涵蓋多個維度,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量化參考,幫助各國明確自身定位,制定精準產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