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智能制造裝備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的本質,就是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制造資源的配置效率。
一、產業鏈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中,上游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主要核心零部件為傳感器、減速器、控制器等;中游為各種智能裝備的制造,如工業機器人、3D打印和智能數控機床等;下游為行業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1.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元件,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傳感器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現代智能制造要求傳感器具有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征。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可達2951.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減速器
減速器是一種由封閉在剛性殼體內的齒輪傳動、蝸桿傳動、齒輪-蝸桿傳動所組成的獨立部件,常用作原動件與工作機之間的減速傳動裝置。在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在現代機械中應用極為廣泛。
3.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又稱隨動系統,是用來精確地跟隨或復現某個過程的反饋控制系統。伺服系統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量能夠跟隨輸入目標的任意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它的主要任務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對功率進行放大、變換與調控等處理,使驅動裝置輸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靈活方便。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1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224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控制器
控制器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譯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數據顯示,我國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36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5%。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7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市場規模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作為實現產品制造智能化、綠色化的關鍵載體,其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3D打印以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值規模達17776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值規模將達2265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2.系統解決方案
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主要指用于研發、制造、物流、企業管理等環節的各種控制、優化和管理系統,以及包括基于智能裝備的系統集成業務。2018年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1560億元,同比增長21.88%,增速比2017年同期高1.08個百分點。未來,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幅度,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達2773億元。
數據來源: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目前,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物流、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之中。數據顯示,2018-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幅增長,2021年1-3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78714臺。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4.3D打印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可達66.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汽車制造
數據顯示,2021年1-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5.2萬輛和64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7%和75.6%,增幅比1-2月分別收窄7.2和0.6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電子制造
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電子行業是國家戰略性發展產業,在國民經濟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數據顯示,2021年1-2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18570億元,同比增長55.8%(去年同期為下降14.7%);營業成本16242億元,同比增長52.7%(去年同期下降14.8%);利潤總額779億元,同比增長59倍(去年同期為下降87%),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2%,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利潤率水平偏低是我國電子制造業長期存在的主要問題,缺乏核心技術,價值鏈地位低,產業無序競爭等是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須進一步加大重視,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來源: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工程機械
隨著全球技術發展,工業自動化應用的行業日益增多,自動化、機械化在工業領域的影響不斷加深,更多的工程機械在各生產領域得到應用。工業制造與工業自動化水平對國家發展與國民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數據顯示,2016-2019年我國工程機械主要設備保有量從728萬臺增至866萬臺,預計在2021年工程機械的保有量將達到942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