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泡澡”,一邊“計算”——看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的算力創新應用
關鍵詞: 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 全浸沒相變液冷技術 超算應用 產業生態開放 算力優勢
??走進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一排排“太行一號”計算機機柜整齊排列,服務器指示燈閃爍跳動、高速運轉,卻聽不到轟鳴聲。和常見的數據中心不同,這里“太行一號”的主板、處理器都泡在“水”里,還會咕嘟咕嘟地“吐泡泡”。
??如何實現邊靜靜“泡澡”,邊高效“計算”?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主任趙崇山告訴記者,這是全新一代全浸沒相變液冷技術,所看到的水,是一種低沸點的電子氟化液,并不導電。當溫度超過50攝氏度時,電子氟化液就會氣化,把熱量帶走,從而達到給主機降溫的效果。
??“將所有計算部件浸沒于液態冷媒中,可實現高密度、全覆蓋、無死角、高效恒溫冷卻,能有效解決大型數據中心的散熱問題。”趙崇山說,目前中心里核心計算機房的電能利用效率(PUE值)突破性降至1.04,設備可以實現超低能耗、超高效率和更長使用壽命。
??關鍵技術不斷創新的同時,預測天氣、模擬臺風路徑,幫助科學家研發新藥……看不見、摸不著的超算,正在多個關鍵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中心的屏幕上,顯示運行著全球區域一體化SD3系統,三個“數字地球”圖像展現在眼前,其中兩個是計算出來的模擬云圖、一個是衛星實拍云圖,它們之間幾乎沒有差異。
??“這相當于在用計算機構建整個地球的大氣,不僅數據量巨大,而且要求精度極高。”趙崇山說,借助“太行一號”平臺的強大算力,該系統目前可以對未來14天的天氣情況進行預報數值計算,測算精度可達1.5公里×1.5公里,實現“小時級”“公里級”的突破。
??目前,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已經建設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工業仿真、生命科學、生態環境、地球科學六個先進計算平臺來服務行業應用。在藥物分子設計、基因分析、行星模擬等領域發揮出強大計算力的作用。
??不僅具備強大算力,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還在持續拓展產業生態開放。據悉,目前該中心可適配百度、商湯、華為等商用框架,兼容業內主流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支持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Al For Science等多種類型的人工智能場景下的主流商用大模型應用。
??近年來,山西省制定出臺了一攬子政策舉措,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算力優勢。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算力中心收入增長69.5%,計算機辦公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3.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9%,高于全國4.8個百分點。
??趙崇山說,下一步,中心將依靠“太行一號”主機強大算力基礎,堅持超算應用服務與超算生態建設雙輪驅動,緊跟未來前沿計算發展趨勢,在國家戰略格局中爭創有地位、有特色、有規模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