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億投資前景驅動:新型儲能頭部企業滿產,訂單排至明年??
關鍵詞: 新型儲能市場 儲能電芯需求 海外訂單 技術迭代 成本優化
國際電子商情29日訊 據央視財經報道,近期新型儲能市場出現“一芯難求”的行情。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新型儲能規?;ㄔO專項行動方案》,到2027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預計超過1.8億千瓦,預計帶動新增項目投資約2500億元。這一目標推動了市場的強烈預期,多家儲能企業股價在資本市場上行。
目前,國內儲能電芯需求十分強勁,頭部電池企業普遍處于滿產狀態,部分企業訂單已排至明年年初。例如,北京某儲能設備生產企業整條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所生產的電芯作為儲能關鍵部件,目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企業方面表示,自今年二季度以來一直處于“滿產滿銷”狀態,國內外對高質量儲能設備的需求均呈快速增長。
海外市場同樣表現活躍,中國儲能企業在國際市場中訂單顯著增加。據報道,2024年上半年中國企業新增海外訂單近200筆,合計規模超過160GWh。在沙特等地區,中國企業承接了包括超大型電網側項目在內的大量訂單,顯示出其在電芯、系統集成與總包服務方面的綜合能力。
推動需求的因素還包括技術迭代與成本優化。當前,儲能電芯正從300安時級向500–600安時等更大容量方向發展,預計明年隨著相關產線量產,電芯短缺狀況將有所緩解。同時,儲能系統成本較三年前已下降約80%,在部分地區度電成本已低于0.2元,進一步刺激了市場裝機意愿。
此外,政策鼓勵新型儲能全面參與電力市場,各地積極探索提升儲能電站經濟性的模式。例如在新疆、云南、江蘇等地,儲能項目通過參與綠電消納、容量租賃、電力現貨市場等多種方式形成“多重收益機制”,提高了項目的經濟性和投資吸引力。
在原材料方面,碳酸鋰價格目前維持在每噸7.2–7.5萬元區間,價格趨于穩定。相關鋰產品生產基地保持滿產狀態,日均發貨穩定,為下游電芯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撐。
責編:Momo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