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最新國內汽車電子產業重大政策匯總及解讀
新能源汽車作為少數幾個仍在逆勢增長的萬億級別市場之一,業界普遍對其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國家和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扶持其產業發展。
本文按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環渤海、及中西部四大半導體產業聚集地區為脈絡,從專項、政策、資質與獎項三大維度挑選了對半導體產業影響較大的部分政策,以供讀者參考。
專項政策因地制宜,汽車電子企業發展迅猛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77.1萬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24.8萬余家,新增注冊企業增速達54.5%。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以8.4萬余家位列區域首位;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分別擁有8.2萬余家以及5.9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47.8%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相關企業占比33.4%;據不完全統計,自2023年1月以來,新能源汽車相關融資事件合計發生19起,融資金額超百億。 數據來源:天眼查 一、珠三角 廣東是電子信息產業大省,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重要的汽車電子生產基地。2022年廣東汽車產量達415.3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29.73萬輛,汽車工業銷售產值破萬億元,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大灣區高度集中了比亞迪、廣汽埃安、小鵬等一批在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終端廠商,為半導體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下游應用場景。截至目前,珠三角已經形成以深圳、廣州、珠海等為核心的兩千億級芯片設計產業集群,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以廣州為例,早在2018年,南沙汽車產業產值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廣汽豐田新能源整車項目、恒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合創汽車“三輛整車”將為南沙奠定數千億規模的整車制造基礎。在核心零部件領域,南沙已引進日本電裝、日本卡耐電池、英國Protean電機、德國Hofer動力等一系列關鍵零部件項目落戶。 二、長三角 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區域,擁有中芯國際、積塔、上海超硅、格科半導體、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等代表性企業,制造和封測在全國的占比超50%,并且擁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些都有助于汽車電子芯片企業發展。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在政策方面,上海地區與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相關的專項支持眾多,比如上海市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投資補助支持最高1億元,無息委貸最高5000萬元;《臨港新片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提出,按照項目總投資的10%-30%比例給予支持,支持金額最高1億元。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三、京津冀環渤海 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和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地區。 從重點項目來看,北京市半導體領域重點項目制造、設備特色明顯,包括中芯北方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二期)工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襯底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等,項目絕大多數為“續建”狀態;天津市半導體領域重點項目覆蓋制造、封測、設備、材料等環節,續建項目占比超90%,包括中芯國際T2/T3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中環領先半導體項目等。 四、中西部 以四川、重慶、陜西、湖北、湖南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包含西安、成都、重慶、武漢、長沙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點城市,處于產業發展第二梯隊,是產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 以成都為例,成都高新區作為成都市集成電路產業重要承載地,2021年就已經實現產值突破1000億元的好成績。近年來,為促進四川省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成都相繼出臺了《成都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成都高新區功率半導體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征求意見稿)》等一些有力度的政策,最高可提供高達5億元的綜合支持。 從上述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中西部等主要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地的政策來看,各地集成電路專項政策基本以“投融資、配套補貼、人才獎補、基金設立、平臺建設”為主要抓手,進而為集成電路項目的持續落地提供優質環境。各地出臺的專項政策基本做到覆蓋設計(EDA/IP)、流片、封測、材料等細分領域,但也充分考慮到自身特色,有所側重。 實現“十四五”集成電路千億級目標,汽車電子等高增長市場成政策發力重點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核心之一,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十三五”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增長、龍頭企業涌現。而緊接著頒布的“十四五”規劃,則為2021-2025年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各地的“十四五”目標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明確提出集成電路產值到2025年突破3000億元,具體到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南京、無錫、蘇州、西安、合肥、武漢、成都、廈門等都在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實現千億元集成電路產值的目標。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三年,在消費電子不景氣的情況下,各地要想如期在2025年完成產業目標,則必須要在汽車電子等高增長市場重點發力。 資料來源:華為海思 此前,國務院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就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文件,為各地發展新能源汽車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作為新能源汽車國家級專項規劃,該文件指出,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從各地的政策來看,北京出臺了一些政策擴大高端整車及配套零部件制造集群規模,力爭到2025年汽車產業產值突破7000億元,智能網聯汽車(L2級以上)滲透率達到80%;上海在《浦東新區促進重點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中指出,到2025年分別培育形成“中國芯” “藍天夢”“未來車”“智能造”等六個“千億級”規模的硬核產業集群,到2025年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銷售規模達4000億元;廣東在《廣東省發展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到,到2025年廣東將培育2-3家汽車零部件獨角獸企業,到2025年全省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超過11000億元。 產業平臺助推汽車電子企業發展壯大 (一)資質 為了支持企業研發與創新、幫助其更好的發展壯大,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x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工x部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等一系列相關的資質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只要申請通過,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政府資助。 主要可申請的國家級資質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以工x部專精特新小巨人為例,申報條件需滿足《工業“四基”發展目錄》,符合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產品,屬于國家和各省市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特色產業等領域。支持方式為:3年累計100億,支持1000家。已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600萬元/家,每年200萬元。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除了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外,各個地區也有各自的專精特新政策。比如成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以優先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享受獎勵300-1000萬的補助;上海對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助40萬元;深圳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省專精特新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 (二)獎項 為助力企業發展,政府、協會、媒體等行業有影響力的機構舉辦一系列行業活動,相關汽車電子的企業可以選擇積極參加行業知名高的產業平臺舉辦的活動,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品牌價值及行業影響力。 資料來源:芯八哥整理 比如政府方面,有中國專利獎、中國質量獎等獎項可以評選;協會方面有中國汽車協會年度汽車電子xxx獎與深圳汽車電子協會xxx產品獎等可以評選;產業平臺方面,由華強電子網舉辦的“年度電子元器件行業優秀國產品牌企業”、“年度華強電子網優質供應商”等獎項可以評選。 2015—2022年,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占全球比重已達53%。但是與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成正比的是,目前中國汽車芯片整體自給率不到10%,核心芯片依然大量依賴進口。通過政府在產業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與引導,將帶動國內汽車整個產業鏈進一步升級完善,未來汽車芯片依賴進口、短缺等困擾汽車廠商的問題有望逐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