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僅是AI眼鏡市場的爆發元年,也是“百鏡大戰”的關鍵一年,誰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將成為行業的重要看點。
6月26日,小米正式發布了其首款AI眼鏡——小米AI眼鏡。這款產品被定位為“面向下一代的個人智能設備”,旨在通過集成AI功能和增強現實(AR)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互體驗。這款AI眼鏡的設計采用了類似墨鏡的風格,不僅具備傳統眼鏡的功能,還集成了攝像頭、藍牙耳機等先進硬件,使其成為一款多功能的智能穿戴設備。
小米AI眼鏡以1999元定價+生態協同精準切入市場空白,雖在AI識別精度、場景覆蓋上有提升空間,但其第一視角拍攝的完成度、8小時續航可靠性及小米生態加持,已使其成為最具普適性的智能眼鏡之一。
小米AI眼鏡的推出,是小米在AI硬件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也將在技術路線、價格體系、生態競爭等方面,引爆一次“百鏡大戰”的鯰魚效應。
雙芯架構突破行業瓶頸
小米通過硬件架構創新,解決了智能眼鏡的性能與續航矛盾。
該產品機身重量約40克,采用D型方框設計,適合亞洲臉型;提供經典黑、半透明玳瑁棕和鸚鵡綠三種鏡架顏色,以及單色電致變色版和彩色電致變色版;鏡腿末端內置Type-C接口,支持充電;內置160mAh電池,典型續航時間為8.6小時,支持邊充邊用。
小米AI眼鏡采用高通驍龍AR1芯片與恒玄BES2700低功耗藍牙芯片的雙芯方案。其中,高通AR1芯片負責AI計算和圖像處理,而恒玄BES2700則專注于音頻處理和低功耗場景優化,解決了傳統AI眼鏡在“性能”與“續航”之間的矛盾。
同時,這款產品攝像頭采用索尼IMX681傳感器,配備1200萬像素,支持最高2K分辨率(2304×1728)的30fps視頻錄制,并具備EIS電子防抖功能;配備5顆高性能麥克風,采用骨傳導麥克風和抗風噪設計,適用于多種使用場景;內置九軸傳感器,支持體感聯動和手勢識別。
此外,存儲方面配備佰維存儲的ePoP(2G+32G)方案;音頻輸出由瑞聲科技的揚聲器模組提供支持。
整體來看,小米AI眼鏡在硬件配置上對標Meta Ray-Ban,強調AI與拍攝功能,而非AR光學顯示。這意味著“無屏”AI眼鏡將成為主流(成本低于AR眼鏡70%),與目前市場主流的AR眼鏡有所區別,定位更偏向智能音頻眼鏡與AI輔助拍攝設備。
重新定義智能穿戴場景
小米AI眼鏡定位為“下一代個人智能終端”,核心功能圍繞解放雙手與實時AI交互展開。這款產品內置超級小愛同學,支持圖文識別、物體識別、植物動物識別、翻譯等功能,同時支持全語音交互,用戶可通過語音指令獲取新聞、天氣、百科知識或操控智能家居設備。
具體來說,小米AI眼鏡支持第一人稱視角視頻錄制,適用于騎行、烹飪、帶娃等場景,而且可將拍攝畫面接入第三方APP,如微信視頻通話視角切換、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直播,可以與他人實時分享自己眼前的畫面。AI眼鏡還可以化身開放式耳機。
同時,還支持實時翻譯,涵蓋中文與10種外語互譯。用戶還可通過語音或圖像識別,獲取物體名稱、植物品種、動物品種、食物熱量等信息。
此外,這款產品還支持健康監測,如步數統計、心率監測等。與此同時,其還深度融入小米人車家全生態,可與手機、智能家居、汽車聯動,實現情景操作。比如,可實時同步YU7導航信息至眼鏡。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AI眼鏡還支持支持掃碼支付,與支付寶合作推出“看一下支付”功能,確保交易安全。在雷軍的講解中,使用AI眼鏡時,用戶不用打開手機,戴著眼鏡對二維碼看一下就能完成掃碼支付。
對于這一功能的安全性,支付寶相關負責人也介紹,AI眼鏡需要和配對的手機保持藍牙連接,才可以正常使用,換成別的手機無法支付,同時支付寶還有聲紋核驗技術,來限定本人支付。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戶的資金安全。
引爆“百鏡大戰”的鯰魚效應
2025年初以來,人工智能AI眼鏡迅速從概念走向現實,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今年也被視為AI眼鏡的“元年”。
今年1月,數十家參展公司在CES 2025上展示了AI眼鏡終端產品,使得現實版“百鏡大戰”上演并引發業界熱議。與此同時,國內外互聯網生態大廠、硬件大廠、傳統AR廠商,以及新銳品牌都紛紛宣布入局AI眼鏡,或官宣概念,或推出產品雛形。
在廠商方面,Rokid、Snap、百度、雷鳥創新、XREAL等品牌不斷推陳出新,為消費者帶來了功能多樣、設計新穎的AI眼鏡產品。與此同時,華為、三星、OPPO、騰訊、字節跳動等公司也在積極布局AI眼鏡項目,試圖搶占這一市場機會。
當前,盡管AI眼鏡仍然屬于小眾細分市場,但仍具備很好的發展前景。Meta的CEO扎克伯格更是表示:“2025年將是AI眼鏡的決勝之年。我們將看到是否能夠走上一條通向數億甚至數十億AI眼鏡用戶的道路,使眼鏡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
據維深信息預測,2025年,全球AI眼鏡銷量將增至550萬臺,同比增長135%。另據IDC預計,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5340億元。而Wellsenn XR預測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增強現實(AR)技術有望發展到成熟階段,2030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有望增長至8000萬副。這些數據表明,AI眼鏡市場正在迅速擴張,并且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AI眼鏡上,Meta的Ray-Ban Meta眼鏡具有代表性,自2023年10月上市以來,已成功售出超過200萬副。
而小米AI眼鏡的市場定位明確對標Meta的Ray-Ban Meta,價格1499元起,延續了小米"價格屠夫"傳統。如果小米這種“價格屠夫”的定價策略成功,不僅將對Meta的市場地位構成直接挑戰,而且將引發“鯰魚效應”,掀開“百鏡大戰”的序幕。